故事要从 Google 关闭了“谷歌阅读器”这款产品说起。
2013年3月13日Google宣布,作为第二个春季大扫除计划之一,Google阅读器因用户数量逐年下降,将于2013年7月1日终止服务,用户有3个多月的时间导出自己的数据。——https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Google阅读器
撤除了 Google Reader 支持的信息海洋,从此失去了黯淡了灯塔,每个读者只能靠自己小心翼翼地探索一块块孤岛。
如今进入了所谓移动互联网时代,用户的数据通过移动基站穿梭于各地机房。朋友圈、好友圈,你的好友大V二十四小时为你准备鸡汤供你点赞;你的头条、猜你喜欢,知道你喜欢过什么也准备喂饱你什么;弹窗、推送、提醒,帮你上好发条,作为一名“移动互联网用户”,帮助你用的产品刷数据流量点广告是必须的。
移动互联网看似拉近了用户与产品的距离,让用户一低头便得到了数据,但个人体验却是内容质量真的越来越差了,看得越多越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。
真想吐槽一句,老子不是机器,不需要机器学习。
“别总喝饮料,里面都是添加剂”,家里的长辈如是说。怎么才能多喝水少得病呢?我的目光最终落到了 RSS 上。现在越来越觉得,时代、事物发展是有个渐进性的,因为大环境的改变是渐进性的,过于超前采摘未成熟的果实只会尝到“苦涩”。题外话,现在觉得大屏手机稀松平常,放在诺基亚时代,几百上千毫安电池,电阻式屏幕,2g移动基站,C++/Perl 写的网站后台……iPhone 体验可能还不如支持 java 的诺基亚。
当前这个过度时代,用 RSS 不算“落伍”。
Life's a struggle,日子还要过。——宋岳庭《Life's a struggle》
回想当年 Google Reader 的使用经验,订阅了那么多,实际看的时候严重依赖一项叫做“Page Rank”的功能——给每篇文章内容质量打分。现在的 RSS 阅读产品已经没有这项杀手级别的功能,内容质量的把控只能靠自己。
这里附上我自己的“内容筛选心得v1.1”,以飨读者:
二〇一七年圣诞愿望,希望微信公众号支持 RSS 导出。
知音难觅,终于找到知音了